基于三輥連鑄機制備高硅無取向電工薄帶鋼的方法

基本信息

申請?zhí)?/td> CN202111176371.1 申請日 -
公開(公告)號 CN114058966A 公開(公告)日 2022-02-18
申請公布號 CN114058966A 申請公布日 2022-02-18
分類號 C22C38/04(2006.01)I;C22C38/02(2006.01)I;C22C38/16(2006.01)I;C22C33/04(2006.01)I;B22D11/06(2006.01)I;C21D8/12(2006.01)I;C21D1/26(2006.01)I;C21D1/68(2006.01)I 分類 冶金;黑色或有色金屬合金;合金或有色金屬的處理;
發(fā)明人 張鳳泉;胡玉秀;李希濤 申請(專利權(quán))人 國鑫箔材(山東)新材料有限公司
代理機構(gòu) 北京鴻元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張娓娓;袁文婷
地址 276801山東省日照市高新區(qū)電子信息產(chǎn)業(yè)園8號研發(fā)樓11樓1102
法律狀態(tài) -

摘要

摘要 本發(fā)明提供一種基于三輥連鑄機制備高硅無取向電工薄帶鋼的方法,包括:將原料放入到熔煉爐內(nèi)熔煉鋼水,將熔煉成的鋼水注入到噴嘴包,對噴嘴包注入氬氣,當噴嘴包內(nèi)的壓力達到預設(shè)值時,將噴嘴包內(nèi)的鋼水噴射到三輥連鑄機的主結(jié)晶輥的輥面上并鑄成薄帶鋼;通過副結(jié)晶輥對薄帶鋼進行平整、冷卻、自動剝離,以及通過壓帶冷卻裝置對剝離出的薄帶鋼進行冷卻;將冷卻后的薄帶鋼進行卷取,涂布隔離層以及進行退火,對退火后的薄帶鋼進行清洗、涂布絕緣層以及烘干,從而得到高硅無取向電工薄帶鋼。利用本發(fā)明,能夠解決目前制備無取向電工鋼薄帶存在生產(chǎn)工藝復雜、軋制難度大以及成本高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