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軸承套圈鍛造方法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1210248909.X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02756070B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14-11-26 |
申請公布號 | CN102756070B | 申請公布日 | 2014-11-26 |
分類號 | B21K1/04(2006.01)I | 分類 | 基本上無切削的金屬機械加工;金屬沖壓; |
發(fā)明人 | 馬興法;時大方;陳康胤;趙玲權(quán);楊軍 | 申請(專利權(quán))人 | 匯洲智能技術(shù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代理機構(gòu) |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(wù)所(普通合伙) | 代理人 | 馮新偉 |
地址 |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(qū)石祥路208號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涉及一種軸承套圈鍛造方法,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:加熱,升溫,保溫,鍛造,快速冷卻,自然冷卻,所述加熱步驟將軸承套圈坯料從常溫狀態(tài)加熱至900℃,所述升溫步驟將軸承套圈坯料從900℃升溫至1150℃,所述保溫步驟將軸承套圈坯料在1150℃下保溫0.5~1小時,所述鍛造步驟鍛造后的軸承套圈溫度在930℃~980℃,所述快速冷卻步驟將鍛造后的軸承套圈浸入冷卻介質(zhì)中快速冷卻至700℃。本發(fā)明所述保溫時間是45分鐘。本發(fā)明所述冷卻介質(zhì)為水,快速冷卻時間在7~18秒之間。本發(fā)明所述加熱時間為4~7秒,升溫時間2~3分鐘,鍛造時間為4~7秒。本發(fā)明能獲得碳化物球狀、細小而均勻分布的淬火組織,使碳化物顆粒尺寸最大值≤5μm,達到非晶夾雜物引發(fā)裂紋的臨界值以下,提高軸承接觸疲勞壽命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