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河流濕地生態(tài)修復結構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2210387056.1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14716105A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22-07-08 |
申請公布號 | CN114716105A | 申請公布日 | 2022-07-08 |
分類號 | C02F9/14(2006.01)I | 分類 | 水、廢水、污水或污泥的處理; |
發(fā)明人 | 莊立防;莊繼桃;莊琛威;余海燕;程植火 | 申請(專利權)人 | 深圳市中裝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|
代理機構 | 深圳市查策知識產(chǎn)權代理事務所(普通合伙) | 代理人 | - |
地址 | 518000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(qū)桂園街道深南東路4002號鴻隆世紀廣場B座4樓408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公開了一種河流濕地生態(tài)修復結構,涉及濕地修復技術領域。本發(fā)明包括截污墻、限流墻、分流墻和防護橋架,其中截污墻、限流墻、分流墻和河道兩岸圍堵形成凈化水庫,凈化水庫內(nèi)部通過分流墻分設有曝氣凈化池和分離匯流池。通過設置截污墻、限流墻和分流墻,并與河道兩岸共同圍堵形成凈化水庫結構,對河道中的水進行截流,確保在活水狀態(tài)下對河道進行凈化處理,實現(xiàn)對河道和濕地的同步修復和凈化;通過沉水植物構成的生態(tài)攔截體系,能減緩水速,促進流水攜帶的顆粒物沉淀,吸收和攔截水中冗余養(yǎng)分,分解和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(zhì);同時,在水體中增加纖維仿生水草,纖維仿生水草成為微生物、藻類生長的載體材料,提高濕地系統(tǒng)的有效生物量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