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氮化硅耦合鍺探測器結構及制備方法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1810954990.0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09148619B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20-08-07 |
申請公布號 | CN109148619B | 申請公布日 | 2020-08-07 |
分類號 | H01L31/0232;H01L31/103;H01L31/18 | 分類 | - |
發(fā)明人 | 陳昌華;魏江鑌;仇超;柏艷飛;甘甫烷 | 申請(專利權)人 | 南通賽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|
代理機構 |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| 代理人 | 南通賽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|
地址 | 226000 江蘇省南通市蘇通科技產業(yè)園1088號江成研發(fā)園內4號樓北樓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公開一種氮化硅耦合鍺探測器結構,其中為橫向光電二極管結構,包括硅襯底;硅氧化層沉積于硅襯底的上表面;硅氧化層上包括:頂層硅的兩側分別形成第一摻雜區(qū)域與第二摻雜區(qū)域;鍺層形成于第一摻雜區(qū)域與第二摻雜區(qū)域之間的上表面,于第一摻雜區(qū)域與第二摻雜區(qū)域的上表面分別形成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,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分別向上延伸出硅氧化層;氮化硅波導形成于鍺層的上方,氮化硅波導為錐形結構,氮化硅波導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,第一端小于第二端。有益效果:有利于氮化硅解復用器與鍺探測器的集成,節(jié)省材料時間成本,將氮化硅波導改為錐形結構,增強氮化硅波導耦合至鍺探測器的耦合效率,還應用于高光功率及高帶寬的探測領域中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