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從金銀貴液中高效回收金銀的選礦方法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1610161247.0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05803196B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18-06-22 |
申請公布號 | CN105803196B | 申請公布日 | 2018-06-22 |
分類號 | C22B3/24;C22B11/08;C22B3/02 | 分類 | 冶金;黑色或有色金屬合金;合金或有色金屬的處理; |
發(fā)明人 | 邱顯揚;王建強;符德貴;湯玉和;高起方;胡真;劉志斌;宋寶旭;汪勇;付華;李奇?zhèn)?/td> | 申請(專利權(quán))人 | 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|
代理機構(gòu) |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(biāo)代理有限公司 | 代理人 | 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;云南黃金礦業(yè)集團(tuán)股份有限公司 |
地址 |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(qū)長興路363號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公開了一種從金銀貴液中高效回收金銀的選礦試驗方法和系統(tǒng)。使金銀貴液循環(huán)流過吸附劑,在吸附劑吸附金銀貴液的過程中,每隔一段時間抽取金銀貴液,測定其金銀濃度,獲得貴液中殘留的金銀濃度,計算出吸附劑上負(fù)載的金銀的含量Q和金銀的吸附效率?,做出金銀吸附效率與吸附時間的關(guān)系曲線,判斷吸附效率較高的區(qū)間和銀回收率較高的區(qū)間,在二者的共同區(qū)間內(nèi)確定合適的浸出時間,獲得最佳吸附效率和最佳銀回收率。采用本發(fā)明方法,金銀吸附效率提高52~62%,銀的回收率從30~35%提高至65~75%.本發(fā)明的方法是一種金銀吸附效率高,銀回收率高的金銀回收工藝,適用于從金銀共存、銀含量較高的貴金屬礦中金銀的回收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