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色紡紗紡織的染色工藝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2110686834.2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13373707A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21-09-10 |
申請公布號 | CN113373707A | 申請公布日 | 2021-09-10 |
分類號 | D06P1/38(2006.01)I;D06P1/44(2006.01)I;D06P1/673(2006.01)I;D06P3/66(2006.01)I;D06P5/02(2006.01)I;D06P5/04(2006.01)I;D06P5/08(2006.01)I | 分類 | 織物等的處理;洗滌;其他類不包括的柔性材料; |
發(fā)明人 | 劉美朋;李冬梅;陳超;孔冬青;韓慶帥;王德躍;孟杰 | 申請(專利權)人 | 濟寧如意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|
代理機構 |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| 代理人 | 羅文曌;劉凱 |
地址 | 272073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(qū)如意工業(yè)園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提供一種色紡紗紡織的染色工藝,屬于紡織染色技術領域,該工藝在前處理、染色一浴工藝路線中不排液,且于前處理時進行一次升溫,且升溫后維持升溫的終溫度,在終溫度下進行染色工序,染色工序之后進行恒溫或變溫的皂洗、熱洗、上油固色的工序本發(fā)明耗時短,節(jié)省一次升溫蒸汽,節(jié)省兩遍水,染色質量有保證。本發(fā)明縮短了染色時間,降低了能耗。本發(fā)明每噸棉的水耗約為10噸,節(jié)省蒸汽0.52噸。通過本發(fā)明染色后的纖維長度為26?28.5mm,降低了短絨率,短絨率為22?30%;單纖維的斷裂強度為1.9?2.4;本發(fā)明中YX?103對纖維損傷小,手感柔軟,得色均勻。本發(fā)明是針對深色、黑色品種開發(fā)出一種“前處理、染色”一浴的技術來改善現(xiàn)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