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基于鯉魚上皮瘤細胞EPC的鱖魚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的增殖方法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1610536389.0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105950571B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19-08-23 |
申請公布號 | CN105950571B | 申請公布日 | 2019-08-23 |
分類號 | C12N7/00;C12R1/93 | 分類 | 生物化學;啤酒;烈性酒;果汁酒;醋;微生物學;酶學;突變或遺傳工程; |
發(fā)明人 | 周偉東;鄧平;喻運珍;喻婷;張立強;周勇;徐洪亮;艾桃山;林蠡;周裕和 | 申請(專利權)人 | 武漢市農(nóng)業(yè)科學技術研究院水產(chǎn)科學研究所 |
代理機構 |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| 代理人 | 喬宇;徐曉琴 |
地址 | 430065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(qū)白沙洲大道173號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發(fā)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,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鯉魚上皮瘤細胞EPC的鱖魚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的增殖方法。所述增殖方法為:培養(yǎng)EPC細胞系;用ISKNV感染EPC細胞,恒溫培養(yǎng)后收集培養(yǎng)液上清;再用培養(yǎng)液上清中的ISKNV感染EPC細胞,重復操作2~3次,ISKNV毒種復壯后,取培養(yǎng)液上清液氮保存,作為ISKNV擴增毒種;用復壯后的ISKNV毒種感染EPC細胞,恒溫培養(yǎng)至CPE>80%,收集上清液,獲得ISKNV病毒粒子。本發(fā)明以EPC細胞系作為ISKNV感染的敏感細胞,EPC細胞系商品化程度高,易于獲得,容易培養(yǎng),并且和鱖魚的親緣關系較遠,可大大降低ISKNV用于滅活疫苗時的純化難度,減少不良反應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