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態(tài)修復結構
基本信息
申請?zhí)?/td> | CN202120365805.1 | 申請日 | - |
公開(公告)號 | CN214735199U | 公開(公告)日 | 2021-11-16 |
申請公布號 | CN214735199U | 申請公布日 | 2021-11-16 |
分類號 | C02F9/14(2006.01)I;E02B3/06(2006.01)I;E02B3/12(2006.01)I;C02F3/32(2006.01)N | 分類 | 水、廢水、污水或污泥的處理; |
發(fā)明人 | 鄭鳳宜;蔡劍波;張茂誠;耶律根迪;揭亮 | 申請(專利權)人 | 中電建十四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|
代理機構 |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| 代理人 | 胡輝 |
地址 | 510060廣東省廣州市環(huán)市東路348號市政大廈東座3樓 | ||
法律狀態(tài) | - |
摘要
摘要 |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態(tài)修復結構,包括:岸坡,由堤岸頂開挖至河灘基底;隔墻,設置于岸坡底部的堤岸護腳位置,隔墻底部設有泄水孔,泄水孔間隔設置,隔墻的外側設有沉水植物平臺,沉水植物平臺種植沉水植物和/或浮葉植物;濕地基床填料,填充于隔墻和岸坡之間;第一種植土層,設置于濕地基床填料頂部,第一種植土層在隔墻的內(nèi)側形成挺水植物平臺,挺水植物平臺種植挺水植物;第二種植土層,由濕地基床填料沿岸坡回填至岸坡的坡頂,第二種植土層種植植物。將人工濕地嵌入河岸結構,恢復并增強河岸帶功能,又不用單獨征占地的做法,可促進人工生態(tài)河岸原位濕地帶的建設,提升河岸生態(tài)功能及改善河道水質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