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地下工程低強度韌性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

基本信息

申請?zhí)?/td> CN202111487376.6 申請日 -
公開(公告)號 CN114315294A 公開(公告)日 2022-04-12
申請公布號 CN114315294A 申請公布日 2022-04-12
分類號 C04B28/10(2006.01)I;C04B14/10(2006.01)I;C04B18/08(2006.01)I;C04B14/46(2006.01)I;C04B22/08(2006.01)I;C04B22/12(2006.01)I;C04B111/27(2006.01)N 分類 水泥;混凝土;人造石;陶瓷;耐火材料〔4〕;
發(fā)明人 劉軍;張東;辛亮;劉碩;王浩;黃小平;邸美建;張愷倫 申請(專利權(quán))人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
代理機構(gòu) 北京中建聯(lián)合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代理事務(wù)所(普通合伙) 代理人 單姣
地址 100044北京市西城區(qū)展覽館路1號
法律狀態(tài) -

摘要

摘要 本發(fā)明的地下工程低強度韌性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建筑材料領(lǐng)域,本發(fā)明采用由膨潤土、粉煤灰和玄武巖纖維組成的附加組分來替代合成纖維,由于膨潤土可降低抗壓強度且能產(chǎn)生膨脹,保證混凝土致密,粉煤灰具有活性,充填縫隙,玄武巖纖維使其韌性大幅度提高,玄武巖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,與主凝膠材料的成分類似,二者相容性較好,混合時很容易分散,且均布于混凝土內(nèi)部,可約束微裂縫的擴展。而且玄武巖纖維能夠降解,對保護環(huán)境有利。由于添加了石灰,所制得的混凝土抗壓強度低且抗壓強度增長緩慢,而且具有很好的韌性,在水、土壓力的作用下產(chǎn)生大變形而不開裂,能與周圍土體和剛度較大的葷樁協(xié)調(diào)變形,保證密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