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抗菌防臭腈綸色紗的制備方法

基本信息

申請?zhí)?/td> CN201911249965.3 申請日 -
公開(公告)號 CN110894690B 公開(公告)日 2021-11-26
申請公布號 CN110894690B 申請公布日 2021-11-26
分類號 D06P1/34;D06P1/44;D06P3/70;D06P5/02;D06M13/00;D06M15/00;D06M10/08;D06M10/10;D06M101/28 分類 織物等的處理;洗滌;其他類不包括的柔性材料;
發(fā)明人 孫淑娟;周麗紅;汪慧安;陳利華;鄔佳雨;周瑤瑤;周明霞;高江;周文軍;管青;毛明芳;李浩;宗國星;徐滿容;周建炳;葉存鋒 申請(專利權(quán))人 浙江映山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
代理機構(gòu) 浙江永航聯(lián)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侯蘭玉
地址 314423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高新技術(shù)產(chǎn)業(yè)園區(qū)之江路59號
法律狀態(tài) -

摘要

摘要 本發(fā)明公開了一種抗菌防臭腈綸色紗的制備方法,首先將蛇床子粉碎后在水中高速攪拌得到懸濁液,然后將腈綸紗線在懸濁液中,并采用小功率超聲波處理;取出簡單沖洗后再放入水中進行大功率超聲處理;然后將處理后的腈綸紗線在天然染料染液中染色,再經(jīng)過皂洗、干燥、高溫固色,即可完成染色,得到抗菌防臭腈綸色紗。本發(fā)明采用先大顆粒小功率超聲波處理,然后再小顆粒大功率超聲波處理的處理方法,主要是為了降低超聲波處理對腈綸紗線強度的影響,經(jīng)過本發(fā)明處理后的腈綸,紗線的強度降低不超過15%,完全不會影響后續(xù)的織造過程。本發(fā)明中加入蒲公英提取物作為植物抗菌劑與蛇床子小顆粒具有協(xié)同效果,抗菌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