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用石墨尾礦制備微晶玻璃的方法

基本信息

申請?zhí)?/td> CN202110583088.4 申請日 -
公開(公告)號 CN113277737A 公開(公告)日 2021-08-20
申請公布號 CN113277737A 申請公布日 2021-08-20
分類號 C03C10/00;C03B19/06 分類 玻璃;礦棉或渣棉;
發(fā)明人 任東風;文貴強;陳濤;李新雨;李玉峰;劉海東;王文齊;李印龍 申請(專利權)人 凱盛石墨碳材料有限公司
代理機構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(普通合伙) 代理人 楊晉弘
地址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(qū)南山循環(huán)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區(qū)橄欖坪園
法律狀態(tài) -

摘要

摘要 本發(fā)明涉及一種用石墨尾礦制備微晶玻璃的方法,其特征在于:按重量份數(shù)比計:石墨尾礦55~70份,方解石15~30份,高嶺土0~5份,純堿5~15份,白云石0~5份,鉀長石0~5份,二氧化錳0~3份,水淬鋼渣0~15份;混合均勻、球磨;裝入坩堝送入高溫爐熔制,1400℃~1550℃熔制2~3h;玻璃液倒入冷水池,得碎玻璃顆粒;送入磨機磨成?200目玻璃粉;經(jīng)壓機成型、裝入模具,送高溫爐中燒制,先以10~15℃/min升至600~650℃,再以2~5℃/min升至800~1000℃,保溫2~4h后,模具隨爐冷卻至室溫,得微晶玻璃坯體,切削、拋光。本發(fā)明優(yōu)點:充分利用石墨尾礦的組成,將其制備成微晶玻璃,最大程度提高了石墨尾礦的附加值;可作裝飾材料、耐磨耐腐蝕材料等。